位于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寧波石化開發區、石化區)成立于1998年,現在已是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也是我國率先進入“千億元級俱樂部”的化工園區之一。
石化產業是國家戰略性產業。寧波石化開發區的建設者始終心懷“國之大者”,自覺肩負起壯大國有經濟、振興石化工業、保障能源安全、改善人民生活的歷史使命,在高質量發展的跑道上披荊斬棘、爭先進位,踏出一連串堅實的腳印——
2008年,被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認定為國家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化工新材料基地;
2010年,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2011年,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化工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2014年,國家發改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確定為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
2018年全國第一批、全省首家“綠色園區”;
2017—2021年連續五年在“中國化工園區30強”評選中保持前三強;
2019—2021年連續三年畝均效益位居浙江省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名;
2020年,主導編制全國第一部綠色石化園區團體標準《綠色化工園區評價通則》……
2021年,列入浙江省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綠色低碳試點單位和產業鏈“鏈長制”示范試點單位;
2022年,入選浙江省制造業五星級園區和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
20年,彈指一揮間。
石化區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略”科學指引,一張藍圖繪到底,在星辰大海中乘風破浪,實現了石化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尤其是近五年,園區以約占寧波市0.4%的土地面積,產出全市超過4%的GDP,創造全市10%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寧波市石化產業工業總產值比重已超60%。目前,園區在全國600余家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中位列第三,其中經濟總量(產值),利潤總額等單項排名第三。
今天的石化區,正積極融入和服務區域發展戰略,展示“大國重器”的綜合實力與責任擔當,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瞄準高端,奮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產業鏈
說到產業集群發展,由“打造塊狀特色產業”向“發展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浙江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道路奮勇前行,持續擴大塊狀經濟影響力,浙江“415X”產業集群、寧波“361”產業集群等“產業密碼”相繼出爐,詮釋著打造產業集群的決心。
但深觀這些產業“密碼”,都能發現“打造綠色石化產業群”在其中占重要位置。
綠色石化產業能成為市域乃至省域石化產業的重要支撐,定非石化區一隅之功。但卻離不開石化區長期以來堅持不懈地深耕與沉淀,離不開產業規模的不斷積蓄與壯大,離不開產業發展活力的激活與挖潛。究其原因,就要從一條公共管廊說起。
在石化區,有一條長約36公里的公共管廊貫穿園區。管廊猶如一條“長龍”,源頭是全國最大的煉化一體化企業之一——中國石化鎮海煉化。
這條“長龍”體量有多大?鎮海煉化由管廊連接園區20多家企業,每年互供物料逾800萬噸,占園區所用原料近九成,形成了以鎮海煉化一體化項目為龍頭,高端合成新材料等產品的產業格局。
這條“長龍”實力有多強?國內品種最全、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碳五、碳九石油樹脂生產企業之一的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通過公共管廊,以鎮海煉化提供的丁二烯、碳九為原料,生產出獲“國家單項冠軍產品”認定的石油樹脂產品。英力士苯領(寧波)、LG、金海晨光等公司用于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的重要原料苯乙烯,也可通過公共管廊獲得,如今,這些企業都已成長為行業翹楚。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石化產業是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產業,要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暢通大循環,堅持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產業鏈生產共同體。多年來,石化區以管廊為“筆”,畫就產業成“鏈”,上下聯動,從發揮塊狀特色產業優勢,到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前進”,努力建設“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的世界一流園區,為“八八戰略”的鎮海實踐和推動區域綠色石化產業發展,都添上了生動一筆。
創新賦能,奮力驅動世界一流的綠色轉型
20年來,石化區一路繪就綠色石化產業集群發展的恢弘畫卷,也激勵這個綠色石化產業集群“先行者”: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可用兩個視角來看這個“新”。
第一是“顯微鏡”,企業創新持續突破。寧波金海晨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是園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之一,年研發投入已超1200萬元。但公司工程技術中心主任范能全仍記得2008年公司拿著同行產品模仿的模樣。遇到過研發“打水漂”,想過“不搞研發搞量產”,但因為客戶的一次“刁鉆”要求,公司再未動搖過研發決心。正如范能全說的:“研發不能‘回頭’。一旦上路,就會馬不停蹄。因為更好的發展在前面等著你。”
如今,研發不僅不會被“動搖”,更已成為園區的“風氣”。恒河材料自主研發生產5萬噸/年高芳烴氫化樹脂、巨化化工正丙醇裝置等成為全球首套產業市場化裝置,多家企業自主研發產品成功填補國內技術空白。2022年,園區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達27億元,截至目前累計培育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產品)3家、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
第二是“放大鏡”,創新要素加快集聚。目前,石化區加快培育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2022年,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一期建成投用,成功引進博士后5名,博士25名,研究生32名;先后引入園區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7人,2019年園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獲“寧波市優秀博士后工作站”稱號……
創新要素的匯聚,帶來的力量不可小覷。2019年至2021年,園區連續三年畝均效益位居浙江省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名;2022年,入選浙江省五星級園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
既然出發了,就永遠在路上。2023年,浙江提出實施“三個一號工程”,其中,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讓浙江重創新的精神在新一年延續和深化。石化區也將以科研創新為“催化劑”,發揮科創資源集中優勢,提升石化產業價值鏈,讓創新之路,永無止境,創新之魂,永不停歇,奮力驅動世界一流的綠色轉型。
生態環保,奮力繪就世界一流的綠色發展底色
無論是產業,還是創新,一切都是為了發展綠色石化。“綠色”二字,在石化產業發展中,格外醒目。
石化區明白“綠色石化”的意味深長。不管是“八八戰略”指引浙江走綠色發展之路,還是“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理念,時代給石化產業開辟的,是綠色和效益并重的“新賽道”。那就堅定不移奮進“新賽道”,打造石化產業綠色發展標桿!
2020年4月,由石化區主導編制的《綠色石化園區評價通則》團體標準發布,帶動同類園區對標提升,加快綠色升級步伐;2021年,園區100%建成循環化改造項目,實際完成投資59.5億元,示范試點順利通過驗收,顯著減少了園區污染物排放;
數字化和石化行業的碰撞,也為石化區開辟了節能降耗、減污降碳的新路徑,目前,石化區已有10家企業獲評省、市、區各級數字化車間、5G+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等,助推園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升級改造引領綠色發展新思路,落實生態保護理念也不能落下。對環境的監測和保護,石化區也“大招頻出”:
石化區加大環境質量保障力度,通過隱患排查、執法監管、重點整治等措施,持續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立足產業特點,深入推進“無廢工業園區”建設,加快循環化改造和工業固廢處置利用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固廢和危險廢物源頭減量、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取得顯著成效。
綠色發展的成效,就在眼前:2021年,石化區被生態環境部列為全國首批七個碳排放評價試點產業園區,被浙江省列入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綠色低碳試點單位;今年一季度,石化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7.7%,比去年同期提高3.6個百分點;今年,石化區又入選省2022年度百優“無廢城市細胞”名單,獲評“無廢工業園區”……區域環境質量顯著提升,群眾對環境滿意度不斷提高。
綠色、低碳,這是石化產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必由之路。在綠色轉型持續發力的當下,石化區低碳發展、生態優良、空氣清新的發展畫卷才剛剛露出一軸,沿著“八八戰略”再深化的道路,石化區將奮力繪就世界一流園區綠色發展底色,美好圖景,也將在石化區的努力下,接續發展。